当前位置: 首页>>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解读>> 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怎样理解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的重大意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3月29日 10时06分   来源:国研室

    过去多年来,中国靠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未来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无庸讳言,深化改革的攻坚任务将更加艰巨。当前,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各方面要求加快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但改革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难度也在加大。改革势必触及既有利益格局,而不同利益主体对改革又形成较大阻力。过去相对容易的改革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改革则需要啃“硬骨头”,改革步入深水区,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许多更深层次重大问题,需要更加审慎、稳妥地推进。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推进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轨道前进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们紧扣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差距仍然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投资、消费比例失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还没消除。加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习惯于用“用有形的手”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管了一些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市场信号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财税体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不足;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不够;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仍不健全等等。诸多问题都有待于改革的深化,只有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加快改革,尽快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我国经济才能再上新台阶,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正确途径

    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已从中低收入阶段跨入中上收入阶段国家行列。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样多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人口迁徙流动大量增加,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社会总体稳定但公共安全事故多发频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如何加强管理服务的问题十分突出;互联网迅速发展,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外部各种势力插手干预,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影响社会和谐和政府公信力,甚至可能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这些社会领域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使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从制度安排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才能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因素,才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是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正孕育着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在较长一个时期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随着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各国围绕市场、资源、科技、人才等的竞争更加激烈,都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融合乃大势所趋,开放型经济不可逆转,但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能源资源约束的加强等因素,一些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我们必须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逐步确立新的竞争优势,尤其是需要加快改革来完善有利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外部风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体系的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看,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仍有待改善;从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看,目前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户籍、土地等制度改革仍待破题;从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有待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理顺,各地相互封锁、以行政区划为主体的经济运行模式仍能大行其道;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还很不完善;从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仍亟待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再分配调节机制也有待健全。党十五大以来,提出建党100年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仅剩下不到8年的时间,但一些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领域改革依然滞后,深化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只有继续坚定不移推动这些重要领域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到2020年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足够估计今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不断加强和完善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继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必须始终致力于促进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自由平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众,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安心和有尊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