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赵仁伟 高鹏)全国政协委员廖晓淇在全国两会上呼吁,中国中小学生体质不佳的状况令人担忧,应从未来国际竞争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廖晓淇说,国与国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首先就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世界强国一般都是体育强国,而中国目前来看是体育大国,但还不是体育强国,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性体育基础差,特别是学校体育相对滞后。
廖晓淇援引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示,19岁至22岁年龄组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小学生41%、初中生67%、高中生79%、大学生85%;视力不良还出现低龄化倾向。他说,这些数据不能不让人担心,学校体育应该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廖晓淇建议,要坚持体育面向所有学生,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要恢复对学校运动会的高度重视,设计符合学生身体水平和兴趣的体育比赛项目,动员全体学生参加,地方政府给予支持,促进学校体育广泛开展。其次,要下决心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把为大型活动新建的体育场馆尽量放在学校,同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花小钱,办大事,在学校建设规模适当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器材、体育教师配备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收入待遇和在学校的地位,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从事学校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