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璩静、张遥)杭州市公车改革去年9月全面完成。公车改革怎样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走出“屡改屡败”的怪圈?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下定决心,公车改革就能一改到底。
邵占维介绍,据测算,年度公车开支与车贴测算对比,车改前公车开支共计10863万元,车改后补贴及其他支出共计8206万元,费用节约近四分之一。
邵占维介绍,杭州市公车改革自2009年5月1日开始启动,历经三轮,目前为止市级机关已有88家机关单位实施车改。“车改后,不但成本得以降低、费用大大降低,公务员队伍作风得到了改善,群众的口碑更是千金难买的东西。”邵占维深有感触。
公车改革后,公务活动怎么保证有效?邵占维说,现在在杭州机关,公务员使用各种交通工具解决公务交通问题,领导干部从原享受“专车”待遇开始习惯自己开车、挤公交车、打出租,并没有发现影响效率问题,反而是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许多单位积极调整工作方式,对县区一般性的工作指导用电话、传真、邮件等,开视频会议成为常有的事情,区县接待压力也减轻。工作安排紧凑些,外出公务几件事一天办、几个问题一次办,比起之前某些无车不外出、排队等车办事现象,工作效率反而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