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王晓明)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富霞农业种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富霞说,有效利用土地、节约土地对于粮食增产意义重大,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土地浪费问题,建议国家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平整土地增加可耕地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郝富霞代表认为,当前我国农业耕作仍然是以农村劳动力的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效率低下。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农业企业发展的尖锐矛盾。她认为,要改变传统农业技术带来的限制性因素和不良后果,必须实现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农民用工工资也越来越高,成本在不断增加,要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成为重中之重。
郝富霞代表说,据她调查吉林省某县(市),有水田面积60万亩,绝大多数都是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户,虽然有成熟的水稻生产经验,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以传统农业的粗放经营方式为主,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以追求水稻单产的提高来增加效益,粮食产量已基本达到极限,无法再增产增收。
“一些县市因为池子小、埂子多浪费土地几千亩甚至几万亩,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不利于农民增收。”郝富霞代表说,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通过平整土地,小池变大池或条田池等相关措施,增加土地面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降低劳动成本,有效节约劳动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