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委员—— 预防为主促全民健康
来自医药卫生界的李立明委员说,在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加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于降低增长过快的医疗卫生费用、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李立明委员认为,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全民共同参与。一方面,政府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城市社区,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公众也要树立健康新观念,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动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努力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只有全民参与共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能惠及全民。(记者 白剑峰)
李常水代表和胡华超代表——“共建和谐,农民有责”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湖南宜章县东风乡笠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水代表非常兴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听起来非常亲切。农村人要和城里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这使我们农民心气更高了,劲头更足了!”
“共建和谐,农民有责!”四川省简阳市简城镇龙桥村党支部书记胡华超代表认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有农民的一份责任。“比如现在有的农村市场不健全,假种子、假食品、假药品坑害农民,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监管力度,农民自己也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积极举报不法商贩,净化农村市场环境,这样才能共建共享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记者 裴智勇 杜文娟 刘裕国)
谢德体委员——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
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光靠政府的努力不够,必须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
谢德体委员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对新农村建设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政府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增加投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生产、能源、环境等问题,引导农民改变陈旧观念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更应该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记者 朱 虹)
穆涛代表——各方合力共建西部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情怀,将激发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团委副书记穆涛代表说。
穆涛代表认为,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携手共建。既离不开国家扶持和中东部地区支持,也需要西部地区自立自强、奋起直追,将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迈得又好又快。(记者 曾华锋)
陈德展委员——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德展委员说,要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需要更多地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解决问题;也需要广大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建设者鼓足干劲、勇于拼搏。
陈德展委员说,今年中央提出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高校实行免学费政策,有助于在全社会培养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希望这种示范性举措的范围能够进一步扩大。(记者 赖伟行)
程水根代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大批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不容乐观。”来自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程水根代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很是关注。
程水根代表说:“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成才,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好这个问题。”他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力度,从各方面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共同成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记者 何 聪 盛若蔚)
周家贵代表——稳定基层队伍 农业科技入户
来北京开会前,周家贵代表在湖北钟祥市的乡镇作了调研。张集镇的一个农民反映:跑了几家书店都买不到关于柑桔种植的书,即使有也是几年前出的。想用一些新技术,但找不到门路。
周代表对记者说,当前很多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依靠劳务打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科技的滞后。如何让高校、科研机构先进的技术成果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几年,周家贵一直为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呼吁。
新农村建设,建现代农业,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周代表建议,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将农业科技优势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更快地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省属以下的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应主要面向“三农”问题设置学科和从农村招收学生,并采取减免学费、扩大就业的方式,吸引学生报考农业院校,使学生能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国家应出台政策,建立跨区域性的农技推广服务站,使农民得到较好的农技服务。同时,要稳定服务“三农”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做到农技人员编制不减,事业经费不减,财政拨款渠道不变。(记者 杜若原)
周旭代表——发展民生科技 编织精彩生活
“科技不应该‘供’在高高的殿堂里,而是要进入寻常百姓家。”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认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应当最大范围地惠及百姓。
在基层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周旭代表发现,我们对民生科技重视不够,对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转化投入太少。比如重庆市的汽车引导系统,在主要的交通路口把各个停车场的车位情况显示出来,对百姓来说很方便,但因为这不是什么顶尖科技,就很容易被忽视。卫生洁具的釉面和接缝处理,我们自己的产品经常不过关。
周旭代表表示,倡导民生科技,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让老百姓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周旭代表建议,当前发展民生科技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帮助企业实现科技进步,引导企业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平民化应用;二是更加关注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是民生科技中最大的部分,目前比较薄弱;三是加大公共领域科技投入,比如环境、卫生等领域,事关群众生活质量,不能因为经济效益小而忽视;四是建立一整套鼓励民生科技发展的激励机制,把对科技贡献的奖励向民生科技倾斜。(记者 余继军 刘天亮)
李沛霖委员——加强食品监管 树立消费信心
3月4日,政协小组讨论开始的第一天,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沛霖就提交了一份由他牵头,另有8名委员联名的提案:《加强监管食品卫生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李沛霖提出这个提案源于亲身经历。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往返于内地与澳门。过去,他常常从内地带回一些各地的土特食品给在澳门的亲朋好友,可是随着食品假冒伪劣事件的增多,亲友们如今都劝他多带些纪念品,少带食品。李沛霖很关注这种变化,这不仅让消费者对市场越来越不放心,更严重的是已经危害到人民生命安全、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稳定,决不可掉以轻心。
在李沛霖看来,食品假冒伪劣事件之所以屡屡出现且难以杜绝,一方面是因为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和管理空子牟利;另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法律不完善,管理部门众多,权责不清。
为此,李沛霖提出了三项建议:首先是完善法律,制定统一标准,从法律上、制度上加强监管;其次是调动各方参与,同时调整现行架构,从体制上加强监管;第三是重视预防、监测、举报、惩处以及宣传的作用,使监督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记者 叶晓楠 马国英 绘)